黄仁勋坦言没投多少OpenAI,现在却疯狂砸钱AI,背后打的啥算盘?

hanqii 2周前 (10-14) 人工智能 15 0

黄仁勋最近说话了,语气听着挺平静,其实心里门儿清。

0df431adcbef7609d90e65bd508838dc7cd99e75.webp.png


AMD拿10%的股份去跟OpenAI换订单,他说了两遍“惊讶”。


又补一句,这招是挺聪明的。


可谁不知道呢,这话就是场面话。



他自己不也在砸钱吗?只是方式不一样罢了。


他说:“他们产品都还没做出来,就愿意让出10%股份,我确实没想到。”


但马上又说了一句更关键的:“我唯一遗憾的是,OpenAI刚成立那会儿我们没钱,没多投点。”



这话听着像后悔,其实是炫耀。


现在英伟达有的是钱,而且准备大把花出去。


两周前,英伟达宣布要给OpenAI投最多1000亿美元。



作为交换,OpenAI得建一个要用10吉瓦电力的系统,差不多等于塞进去400万到500万台GPU。


那天消息一出,英伟达股价直接冲上天。


市值一天涨了2000多亿,总值干到了4.5万亿美元。



跟苹果微软拉开了6000亿的差距。


你说这钱是不是白扔了?不是。


这笔投资最后还得回来买英伟达的芯片。



钱转一圈,公司没亏,反而赚翻了。


AMD玩得更狠。


它答应让OpenAI用它的MI450芯片,条件是给对方一张认股权证。



如果OpenAI全行权,能拿到AMD差不多10%的股份。


行权价才一块钱都不到,每股0.01美元。


但有个前提,比如AMD股价得冲到600美元,或者芯片部署量达标。


这根本就是一场赌局。


你用我的芯片越多,我股价越高,你就能低价拿走我一大块公司。


这种操作,以前真没见过。


更吓人的是甲骨文。


它跟OpenAI签了个3000亿美元的云合同,五年时间。


甲骨文的人放话,未来五年靠租云服务器,能收进3810亿美金。


为了撑住这个需求,它还得回头去找英伟达买大量GPU。


你看这钱怎么走的?


英伟达投给OpenAI的钱,OpenAI拿去付甲骨文的账单,甲骨文再拿这收入去买英伟达的芯片。


钱兜了一圈,又回到了英伟达手里。


像个轮子一样,自己推自己往前滚。


不止OpenAI。


英伟达还往马斯克的xAI投了20亿。


黄仁勋亲口承认了,说他对这笔投资特别兴奋。


唯一的遗憾还是那句:“当初怎么不多投点。”


他还笑着说:“只要是马斯克搞的事,谁不想掺一脚?”


这笔钱也有讲究。


不能乱花,必须用来买英伟达的处理器,然后xAI租着用五年。


又是投资变订单的老套路。


表面上是支持创业公司,实际上是提前锁死未来的销售额。


还有个叫CoreWeave的公司,做AI数据中心的。


英伟达也投了,占股7%。


这家公司跟OpenAI签了长期协议,一直做到2029年,专门给它提供算力。


而它的数据中心,全是用英伟达的芯片搭起来的。


英伟达既是股东,又是供应商,还顺带投资了客户。


这一手织网织得太密了。


数2024年英伟达参与了52起AI领域的投资。


到2025年9月,已经完成了50笔。


他们的CFO讲得很直白:我们要把钱投在生态里最关键的地方。


但有个事儿挺尴尬。


OpenAI现在根本没有那1000亿美金。


黄仁勋自己也说了:“他们眼下确实拿不出这么多钱。”


怎么办?以后靠融资,靠收入增长慢慢填上。


英伟达则保留跟投的权利,相当于随时能继续插一脚。


所有人都在赌。


赌OpenAI以后能赚大钱,能活下去,能把故事讲到底。


甲骨文去年自由现金流是负的,花了将近4亿美金。


但它敢说未来几年云收入要从180亿跳到1440亿。


这数字怎么来的?全压在OpenAI这类大客户的身上。


可对英伟达和AMD来说,其实不怕输。


不管最后哪家AI公司赢,卖铲子的总能赚钱。


而且现在他们不只是卖铲子,还成了合伙人。


万一哪天AI真的炸了,这些早期股份就能翻几十倍上百倍。


表面上是芯片公司在给AI公司送钱。


实际上,是一场精心布置的生态战争。


英伟达的路子很稳。


每一家重要的AI公司背后,都有它的芯片在跑。


模型训练用它的,推理用它的,数据中心也是它的。


整个链条,它全包了。


AMD选择了猛药。


用股权换市场,风险高,赢了就血赚。


要是OpenAI真成万亿市值巨头,AMD等于用一点未来股份,换来了今天的生存空间。


OpenAI这边呢?虽然欠了一屁股债,但拿到了算力。


只要技术还在进步,这些投入就不会白费。


他们的CEO奥尔特曼说:“后面还有更多大交易要来。”


这场游戏,才刚开始。


黄仁勋嘴上说着惊讶和遗憾,其实每一步都在算计。


真正的较量不是比谁花钱多,而是谁能把自己嵌进整个行业的骨头里。


目前来英伟达布局最广,AMD拼得最凶,OpenAI成了所有人争抢的枢纽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棋还在下,没人知道最后谁赢。


但有一点很清楚:这些交易正在改写AI世界的规则。


接下来几年,肯定还会冒出更多天价合同。


也会有人在这场豪赌里倒下。


但从商业角度这是疯子才会干的事,也是天才才敢想的局。


从技术角度这些钱正疯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,让AI跑得更快。


至于谁能笑到最后?


我不知道。


但我知道,现在没人敢停下来。


谁停,谁就被甩在路上。


我觉得吧,这不像投资,更像一群人在抢座位。


灯一灭,音乐一停,没坐上的就得出局。


而现在,音乐正响得震耳欲聋。


相关推荐